Quantcast
Channel: 潮音如水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

百度潮剧之《刘明珠》:引线穿珠,百花鲜妍——试析《刘明珠》电影本的创作特征(中)

$
0
0


引线穿珠 百花鲜妍

——试析《刘明珠》电影本的创作特征(中)

陈喜嘉

 

       上一期分析了《刘明珠》电影本的前两个创作特征:结构严谨,此呼彼应;首重文采,儒者情怀。这一期继续谈第三个创作特征。

    三、表现手法丰富,戏剧冲突强烈。

    《刘明珠》中有名有姓的角色有十多个,剧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,使人物鲜明突出。如前所述,刘明珠主要运用“草蛇灰线法”,通过层层铺垫,推动串珠、锄奸的进程,使人物立体,情节可信。其他人物的描写也富于匠心。

    剧中男一号海瑞,戏份集中在“刘明珠哭坟”“金殿密奏”“指引愚蒙”,以及“乔装离京”等场次,在刘明珠入宫串珠后,他到天津卫查案的情节,因偏离了主线,没有以明场交代。剧作以“花开两朵,只表一枝”的方式,明场写王夫人鼎力协助串珠,危难中拼死护弱,御前指证奸王。王夫人竭力为丈夫分担艰险,完成除奸保国心愿,凛凛正气与海瑞一般无二。剧作在成功刻画了一位明大义、识大体的贤德夫人的同时,也通过这种写同类人物的“烘云托月法”,让海瑞的形象更加丰满。

    太后和朱厚燔是戏里的一对死对头,朱厚燔是个偏于脸谱化的野心家,不过正是借助写朱的飞扬跋扈,反衬出太后的老谋深算。对于太后这个垂帘听政式的政治家的着墨,剧作没有全力对其作正面描写,而是多次采用“背面敷粉法”,着力写对立面朱厚燔对她的算计和提防,以及在她审视下的仓皇和狼狈。穆宗在辨析刘光辰案件,以及刘明珠杖杀朱厚燔时,他的不经事和稚嫩,也从反面映衬太后的工于心计。戏里对太后的刻画,就如明末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说《水浒传》所说:“有背面敷粉法。如要衬宋江奸诈,不觉写作李逵真率;要衬石秀机智,不觉写作杨雄糊涂是也。”

    对于次要角色,则擅用对照手法,形成鲜明对比,增强人物的感染力。比如海府随从,海靖和海安,一老一小,一个英气勃发,一个老成持重。海瑞乔装离京一段,海靖假扮儿子,随行护卫,海安假扮海瑞做掩护,两人各显其能,自如应对。奸党羽翼中,苗横粗犷,善于操纵大局;吴费仁狡诈,长于刺探通风;一净一丑,行当搭配多姿。

    在营造戏剧冲突上,结合电影的表现手法,《刘明珠》电剧本具备了四个特色。

    一是矛盾尖锐激烈。刘明珠为除奸雪冤,海瑞为保土安民,明皇室为巩固皇权,均与篡位祸国的朱厚燔成敌对之势,没有调和的余地。戏曲里正邪忠奸双方之争常见,但像《刘明珠》一样,多了皇室一方,坐山观虎斗,不问是非曲直,只顾利害得失,三方交锋惊心动魄的剧作并不多见。

    二是冲突高度集中。这一点在戏的后部分尤为突出。奸王为怕阴谋败露,决定铤而走险,一面定焚楼计,一面策划谋反举事。刘明珠历尽艰辛,串成珠衣,不料火起四更,亏得迎风相助,与王夫人一同脱险;随后御前鸣冤,除奸雪恨。一连串的事件密集在夜间至晨早,矛盾集中的最后一场戏,更是将这种激烈冲突推到高峰。

    三是情节进展紧张。剧中围绕刘明珠复仇的主线,对立面朱厚燔的密谋篡位,中间线明皇室的幹旋执政,波澜起伏。在扣人心弦的情节中,刘明珠、海瑞与朱厚燔的冲突、与明皇室的冲突,明皇室与朱厚燔的冲突,朱厚燔与夷冦的冲突,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。

    四是形势曲折多变。初进飞凤阁串珠衣一段,情节并不复杂,是剧中节奏最缓慢部分,不过戏剧冲突同样跌宕多姿。因内宫缓送珍珠,刘明珠与王夫人闷待难耐;及后见乱珠杂陈,两人先是心慌意乱,继之加紧拣择,但不久即因日暮而停工;得悉严禁灯烛上楼禁令,两人心急如焚;骤见明月东升,可以当窗操作而心喜;瞬间又因薄云遮月而焦躁,终因迎风送来车家灯而开颜。忽而由喜转悲,忽而由悲转喜,多次转机,虽是平缓场次,也无平淡之感。

    原载《汕头广播电视报》2013620日(755期)第16版“文化·潮艺版”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

Latest Images

Trending Articles





Latest Images